南京雕塑廠談:人物肖像雕塑的語言要素
說到雕塑中的肖像及其創作的語言要素,有多少創作者就會有多少種說法,有些人對此可能比以為然。其實,說法眾多和不以為然,都不會影響客觀規律的自然存在,倒是影響著肖像作品的優列。古往今來,雕像史上留下的肖像作品不計其數。有成功的就有失敗的,有你所愛的就有你所不屑的,有你所不屑而人皆所愛的,亦有人皆不屑獨你所愛的......站在我的角度,我則認為雕塑的語言要素在起作用。它們相互間的突現強弱,取舍歸納等,造成肖像作品的多姿多態,風格各異,有杰作力作,有庸品俗品........
1、立志 即“切入點”。做“某人”的什么,哪個時期,什么狀態,何種姿勢,如何構圖,等等,這些問題的解決就是你的立意。既然是你的,就是與別人所不同的。此時的作者如同導演辦尋找照片,閱讀、摘取傳記文章。通過談話、交往等精神,形成構圖。此時大量的案頭工作就是解決“立意”問題。
2、出新 創作應落點在“創”。很有可能在你前面已經有人做過“某人”的肖像創作,也可能用過你所采用的某種塑造方法了。如何與別人不一樣地去完成你自己的“某人”?只能靠出新,或者說是出奇。這里的“新”不一定就是新潮時尚,而是你選擇的這眼點。碩大的頭?細長的身?超級寫實?夸張抽象?朦朧寫意?具體刻畫?這些都有著很大的“創”的空間和出奇制勝的可能。
3、材質 無非就是那些數得著的若干種類,然而人們常常忽視作為語言意義上的材質。材質語言在創作上的選取、強調和夸張有著重要的作用。表現“鋼鐵意志”、“柔情似水”的不同所需要的解決辦法就是選擇作為語言的材質所長。不是做好泥塑才去想材質,不是采用了某材料就一定有某效果,不是材料采用得美就有了材料語言,更不是為突出主題就比許弱化材質。只有解決好這些“不是”,才能使創作塑造成為可能。
4、環境雖然好些“名作”尤其“放之四海而皆準”的特性,但放置這些名作是有期限定和規律的。反過來,我們為某存放點而創作的肖像作品,就應該服從這個存放點的限定,找尋它的客觀規律,將計就計,融入創作。根據光線、時間、人流、視點、視野、人文環境等因素,決定采取的手段、手法和風格。有針對性地解決限制是產生不朽作品的先決條件。
5、時空 它決定著雕塑要把欣賞的人們帶入哪個時空、哪個時代、什么背景、什么情緒,不是張冠李戴的模糊誤會。同樣,他也決定著作者要告訴人們的是什么,如何評價被塑造的人物,歷史地看其地位、價值、影響等。是今人所為,還是前人所做,反映著作者自身的時代烙印。同樣的人物,不同時期的塑造不應雷同,其時代性應是顯現的。哪怕是“以新做舊”的處理,哪怕是“融入自然”追求,同樣顯現著作者今天的良苦用心。
以上羅列的五點要素,肯定不全。要素即局限。局限與反局限恰到好處地得到解決,或者是意識地夸大某點忽略某點等,是產生好作品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