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雕塑賞析-陳景潤玻璃鋼肖像雕塑
人物肖像雕塑-陳景潤雕塑的創作,取材于其生活中的一個片段,以藝術獨具匠心的構思再現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光輝形象。藝術本身就是生活的反饋,是由人們審美素質決定的一種精神食糧。他的創作凌駕于現實,并強調個性語言,情感的張力。創作的本身就是虛與實的結合,將看不見得思維情感與創作主體結合,拓寬了作品的想象空間和意境。
1991 年北京電視臺“祝你成功”欄目記者曾這樣問過陳景潤,“人生的目的是什么?” 陳景潤說:“是奉獻,不是索取 … …”
陳景潤用一生實踐著他的話,他的一生一直潛心研究數學,其哥德巴赫猜想和他數論問題的成就,奠定了他在數學界的地位,被譽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。
作品所塑造的是陳景潤半身像,伏案驗算的姿態,這只是他很普通的一個生活的縮影。然藝術家卻創造性地發揮了藝術的無限魅力,將雕塑右邊空缺,形成很自然的缺口,是充實與虛無的結合。雕塑在完成人物精神刻畫的同時,將東方哲學思想大膽納入藝術創新之中,如道家哲學所提倡的一個重要命題“有無相生”,就是在有中生無,無中生有,于有無之間轉換,也是如此便將雕塑的哲思深遠,擴充了藝術的遐思。雕塑使有無統一,如《老子》所述,“有無相生” 中的 “ 形而上 ”與“ 形而下 ” 兩層含義,于“ 形而上 ”中是“天下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無” ,從 “形而下” 看,“有”的產生都是從“無”的過程的演變,由“無”中生“有” 。
仿佛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白石老人的水墨畫,虛實相生,空白處皆成妙境 … … 作品整體給人如臨山川巖壁,巉巖林立。有山川之質,得筆墨之法,凝萬象于尺寸間。這一外在形式使得人物的人格得以進一步升華。
環顧作品,其背面彎曲的脊背,形成山的趨勢,巍然聳立,崎嶇而上。世界級的數學大師、美國學者安德烈 • 韋伊( André Weil ) 曾 這 樣 稱 贊他: “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,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! 此中正如其邁著步伐走向數學的山巔,也走出了中國通往世界數學的路,陳景潤,豎起的是中國在世界數學界的脊梁,他必將引領中國走向世界的巔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