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多年前北宋時期的福建湄州島,有一女子扶危濟困、濤海救難,她的事跡被人們所傳誦,千年來備受世人敬仰,全國各地擁有數億多信眾,她是海上神女——媽祖。媽祖所以歷經千年,影響遠涉海外,源是她已然成為一種文化,祈福世人,給遠洋海外的人們幸福、平安,具有時代性、永久性。
雕塑中的媽祖泛糕而來,張開雙臂,面色祥和、莊重,似接納海內外同胞。雕塑飽含了豐富的情感,筆筆有情,筆筆都圍繞一個情感的著力點.一顆菩提心,是自發于內心,從內部引發的一種力量,這力量是形式和外在張力的支撐。藝術家用自身的情感丈量所塑造人物的思想,藝術手法中的每一次變化,都是藝術家在對人物精神的把握中情感的起伏,是一種評價,一個判斷,不單純是一個封號可以囊括的了的人物形象,而是“和平”、“勇敢”、“博愛”的象征,寄托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無限的最求與向往。
雕塑媽祖的外在形象與內心是相一致的,從其體態面容,衣服的涌動以及衣著紋路里的變化,都暗含著一種“圓滿”的思想!皥A滿”來自于媽祖自身“至善圓滿”,她善良、美麗、平和。雕塑中媽祖張開雙臂,是發自藝術家內心對媽祖博愛情節的領略,從內在情感形體化,是媽祖持一顆菩提心伸手欲救度無量億受苦的大眾。她的愛是博愛,如班祥喇嘛在《楚巴喇嘛》中說:“我愛是所有痛苦和不滿的根源,視一切有情如母而非執著一個有情如母,是覺悟和智慧的根源。所以情加持轉換我愛為博愛!眿屪娴膼凼亲叱鲎晕业膼,懷著對受苦眾生悲憫的心,欲救度他們遠離災難不幸。雕塑中的媽祖是微笑的,身體微微傾斜,不同于往日所見塑像中令人心生敬畏的靜態,從這座雕塑中,我們看見了的媽祖是動態的,與人世關聯著。她張開雙臂,接納所有不幸的人,給予他們勇氣、希望、和平。海風涌起浪花在她腳下嬉戲,衣服向后揚起,形成的每一個轉折,線條都是圓滿的環形,在藝術的視野中,人物的心靈和宇宙凈化,至一片空靈幽靜中。塑像外貼金箱,放置山頂,游人從山腳觀望,媽祖呈俯視姿態,懷擁萬物,裙擺乃至整個衣著浮動的紋路在光線的照耀下,如一圈圈佛光,無論身處何處,都有不同的反光面.這也正是雕塑被賦子的“圓滿”寓意的外在體現。
媽祖文化信仰傳承已達千年,世界各地遍布媽祖信眾,她對人們的影響延及生活各方面。雕塑家為其塑像時,除卻人物“自身的圓滿”的寓意外,更富于了她時代性的“人世的圓滿”的深遠意義。她承接著人們所受的苦難,為人們帶來希望、勇氣、和平,她是海內外華人文化溝通的精神紐帶,向世界各地人們張開臂膀,是“至善圓滿”與“人世的圓滿”下這次雕塑主題一—“四海一家,同根同源”。